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种植资讯

湿地生态建设离不开水生植物,江西如何打造特色名片?

字号: T| T
文章出处: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:fc100 作者:kefu 发表时间:2025-05-09 16:43:03

 湿地生态建设中,水生植物是关键一环,江西作为拥有丰富湿地资源的省份,在水生植物的利用与发展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道路,打造出一张张亮眼的生态名片。

江西的鄱阳湖,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,也是众多水生植物的天然家园。这里水生植物种类繁多,为湿地生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种资源。据统计,鄱阳湖区域的水生植物超过100种,包括芦苇、荻、莲、芡实等常见品种,还有一些珍稀物种。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群落,在维持湿地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在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中,江西充分发挥本土水生植物优势。上饶市余干县康山社区山背荷塘小微湿地,曾经环境“脏乱差”,当地通过重建水生植物群落,种植荷花、菖蒲等,利用水生植物拦截、过滤污染物,使排入湿地的生活污水得到净化,不仅强化了水体自净能力,还提升了水体景观,昔日的“脏乱差”之地变成了人工模拟自然净化的生态美景,实现生态与生活的双赢 。

瑞金市在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也颇具亮点。作为全省9个湿地资源运营试点县之一,瑞金探索出湿地项目企业承包管理新模式。成立绿美瑞建设有限公司,投资开展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试点建设。在国兴村小微湿地示范基地,引种睡莲100余种,水生植物40余种,丰富了湿地生态资源。同时,通过种植水生植物,发展生态产业,建成约72亩生态产业项目,投放5万尾湿地生态鱼养殖,种植10亩睡莲,实现良好经济效益,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之路。

此外,江西还积极推动水生植物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。南昌大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,打造滨水生态空间。在赣江岸线生态治理时,补植南荻、芦竹等水生植物,修复水生态,打造出秋水广场、朝阳江滩公园等多个依托岸线特点和历史文化建成的水生态景观,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湖生态景观带,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,提升城市生态品质

江西凭借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,在湿地生态修复、产业发展、城市景观打造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,将水生植物打造成湿地生态建设的特色名片,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。

此文关键字: 江西水生植物